🟫自体细胞与生物墨水- 频登顶刊|走近前沿新材料|生物活性材料为何这么牛?关于生物活性材料的研究和应用
生物医用材料是用于诊断、治疗、修复或替换人体组织和器官或增进其功能的一类新材料,能够为医疗行业带来重大的益处。其中,具有组织再生诱导作用的仿生材料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机械性能适配性和组织再生诱导性,在生物医疗领域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生物医用材料的发展历程
生物医用材料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20世纪60年代
开发了第一代生物医用材料,并将其应用于临床,以骨钉、骨板、人工关节、人工血管和人工肾等为代表。
20世纪80年代中期
生物活性玻璃、生物陶瓷、玻璃-陶瓷及其复合物等多种生物活性材料开始应用于整形外科和牙科。这些生物活性材料本身无毒,又具有高度的生物相容性,且在体内可与组织发生化学反应,被称为第二代生物医用材料。
20世纪90年代后期
人们把重心转移到基于生物学方法进行组织修复和再生上来,开始第三代生物医用材料的研究。第三代生物医用材料主要以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原位组织再生材料等为代表。
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具有特殊结构的仿生医学材料(例如接近于目标组织结构的孔径及孔隙率)在支持细胞迁移、增殖、促进血管化及组织长入方面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近年来人们重新审视细胞外基质的结构,构建具有分子水平、纳观尺度到微观尺度的三维多尺度结构仿生医学材料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生物医用材料的应用
生物医用材料按用途可分为骨、牙、关节、肌腱等骨骼-肌肉系统修复材料,皮肤、乳房、食道、呼吸道、膀胱等软组织材料,人工心脏瓣膜、血管、心血管内插管等心血管系统材料,血液净化膜和分离膜、气体选择性透过膜、角膜接触镜等医用膜材料,组织粘合剂和缝线材料,药物释放载体材料,临床诊断及生物传感器材料,齿科材料等。
皮肤修复
生物医用材料在皮肤修复方面有着广泛应用。仿生人工皮肤的特殊构造和功能能够更好地模拟真实皮肤的生理状况,促进皮肤的再生和修复,被应用于烧伤、皮肤损伤等复杂皮肤疾病的治疗。
骨科应用
生物医用材料在骨修复领域尤其是在骨折、骨缺损等治疗方面应用广泛。例如,仿生材料可作为骨球头植入体的基础材料,能够更好地模拟自然骨球头的力学性质,提高植入体的适应性和生物相容性。
牙科应用
仿生材料在牙科应用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仿生材料可用于制造牙髓、牙本质等填充物和支持材料,其良好的诱导性和生物相容性能够更好地保护牙髓和牙本质,减少患病,提高牙齿的寿命和健康。
第三代人工骨修复与替代材料——生物活性陶瓷
骨是人体内最重要的结缔组织之一,在维持人体正常活动、保护体内器官、产生血液细胞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骨骼虽然坚硬,但有时也会遭受损伤,如:由创伤、年老骨脆或疾病引起的骨折,还有意外、先天残疾等引起的大面积骨组织缺损等。这些损伤仅靠骨组织的自我修复很难愈合,必须通过修复重建手术来恢复其形状和功能,而这个过程需要借助骨修复与替代材料,并产生较大的医用消费。那么,有没有一类骨修复材料能够做到性能更好,价格更低呢?
图1 常见骨缺损及其骨修复
过去,战士们征战负伤,通常会用珊瑚、象牙、金属、人骨、动物骨、甚至木材来替代或帮助修复骨缺损。而这些就是最早期的骨修复与替代材料。
图2 早期的骨修复与替代材料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逐渐拥有了更好的骨修复与替代材料:
-
早期的人工骨修复材料属于生物惰性材料,主要追求材料的理化特性与被替换的组织相匹配,并对人体产生最小的毒性反应,即“岿然不动”型;
-
第二代人工骨修复材料出现于1960年代,称为可生物降解或生物活性材料,这一代骨修复材料开始注重植入材料与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追求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或可观的降解能力,即“相敬如宾”型;
-
第三代人工骨修复与替代材料是既具有生物活性又可降解的生物材料,不仅能诱导新骨的生成,植入体还会随之降解,即“此消彼长”型。可降解生物活性陶瓷,就是其中的典型。
图3 骨修复与替代材料的发展
第三代人工骨修复与替代材料具体好在哪里呢?这要从骨组织的构成说起。
**骨组织是由特殊的细胞和蛋白纤维混合于水、无机盐和碳水化合物所形成的胶冻状的基质中而构成,由65%的无机盐和约35%的有机物组成。**其中的无机物主要是磷酸钙,因此磷酸钙类生物陶瓷在骨修复方面展现出了明显的优势。
目前,应用最广的磷酸钙类生物陶瓷是羟基磷灰石(HA)和磷酸三钙(TCP)。磷酸钙类陶瓷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植入体内不仅安全、无毒,还可传导骨生长。主要用于不承力部位的骨缺损修复与替换,如骨缺损腔填充、牙槽脊增高、耳听骨替换及药物释放载体等。
图4 部分羟基磷灰石陶瓷产品图片
图5 部分磷酸三钙生物陶瓷产品图片
那么,什么是“生物活性”呢?
1970年代初,美国的生物材料学家Larry Hench教授发现一种含硅的玻璃可以与骨组织形成骨性结合,并可诱导新生骨组织的形成,调控骨的发育和生长。他据此提出了“生物活性”的概念,自此开创了骨修复材料的新方向——生物活性陶瓷材料。
图6 硅的存在对生长发育的重要性
在骨修复领域,生物活性主要指生物材料与活体骨产生化学键合的能力。人们通常把植入材料在生理或者模拟生理环境下能否诱导类骨羟基磷灰石沉积,作为判定材料是否具有生物活性的判据之一。
硅酸盐类生物活性材料在植入人体内后,能够在材料表面形成一层类骨羟基磷灰石,并通过这层类骨羟基磷灰石与骨组织形成牢固结合。因为拥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在骨骼修复、创口愈合、覆盖修复材料甚至美容护肤高档化妆品中,你都能见到硅基生物陶瓷粉体的身影。
既然磷酸钙类陶瓷和硅基生物陶瓷都这么优秀,让它们强强联手,性能会不会更强大?
科学家们正是这样做的。近年来,他们更加聚焦于**“钙-磷-硅系生物活性陶瓷”的开发和研究工作。比如硅磷酸钙(Ca5(PO4)2SiO4,CPS)生物活性陶瓷——它拥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模拟生理环境下能诱导类骨羟基磷灰石的快速形成。而且由于硅元素的加入,它获得了比传统的羟基磷灰石更优异的骨长入能力及降解能力**,能够完美地做到“花落草长、此消彼长”。
此外,锌、铁、镁、锶、铜等多种生物活性元素掺杂的生物陶瓷材料也正在研究中。如果这些新型生物活性陶瓷能够早日进入临床,无疑是伤者的福音。
目前,为了得到具有集生物安全性、生物相容性、骨诱导性和高力学强度一体的生物医用陶瓷,为了赋予生物陶瓷更多优异的功能,使其在机体内实现更好的临床功效,科研工作者仍在不懈努力。
生物活性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摘要
纳米技术的进步为生物活性纳米材料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生物活性纳米材料是一类具有纳米尺寸且能够在体内与蛋白质、细胞或组织发生相互作用并引起生物学反应的材料。生物活性纳米材料的生物活性主要取决于材料的理化性质、表面特性及其纳米形貌。当前的研究已证实生物活性纳米材料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和临床应用价值。本综述对影响纳米材料生物活性的因素进行了讨论和总结,并重点讨论了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价值。希望通过对生物活性纳米材料的介绍,为生物医用纳米材料的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引言
生物活性材料是一种能够在体内与蛋白质、细胞或组织相互作用并引起生物学反应的材料。纳米技术的进步为生物活性纳米材料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与传统生物活性材料相比,生物活性纳米材料具有纳米级尺寸和精准化结构等特点,这使其具备精准调控材料和生物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能力,进而表现出独特的生物活性。
生物活性纳米材料和响应性纳米材料的定义截然不同。生物活性纳米材料能够与蛋白质、细胞或组织发生相互作用并引起生物反应,进而实现对生命体行为和功能的调控。相反,响应性纳米材料是指可针对外部刺激 (如 pH 变化、活性氧水平、酶表达水平、光和热等) 做出响应,进而改变材料自身理化性质 (如表面电荷、化学结构等) 的材料。响应性纳米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的靶向递送和控制释放。
作为新兴的研究领域,生物活性纳米材料发展迅速,相关研究和应用已覆盖了诸多生物医学领域。本综述详细介绍了近年来生物活性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分析和讨论了影响材料生物活性的诸多因素,并系统性地介绍了生物活性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代表性应用。
01
影响材料生物活性的因素
与传统生物材料相比,生物活性纳米材料通常具有较为明确的纳米结构和理化性质。这些材料的物理结构、表面性质和纳米形貌直接影响材料和生物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影响材料生物活性的重要因素(图1)。
纳米材料的粒径显著影响其生物活性。随着粒径的减小,纳米颗粒的比表面积逐渐增大。一个粒径为30 nm 的颗粒表面上有大约5 %的原子或分子分布,而3 nm 的颗粒表面则有50 %的原子或分子。银纳米颗粒 (Ag NPs) 是一种有效的抗菌剂,在伤口敷料、涂层和医疗器械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一项研究结果显示,粒径为20 nm 的 Ag NPs 比大粒径的 Ag NPs 和 Ag+ 的毒性更大,表明粒径在影响纳米材料生物活性中起着关键作用。此外,纳米材料的结构对其生物活性也有很大影响。例如,分子印迹纳米颗粒 (Molecular imprinting polymer, MINP) 作为一种化学受体能够以较高的亲和力结合目标生物分子,其具体的生物活性取决于纳米颗粒本身的精细结构。如今,就有精准纳米结构的MINP 已被开发用于靶向在癌症等多种疾病中过度表达的蛋白受体。
纳米材料的表面性质也对其生物活性具有显著影响。调控生物活性纳米材料的表面性质有以下两类方法:
(1) 通过调整纳米材料的表面电荷和亲疏水等性质,赋予纳米材料理想的生物活性;
(2) 通过化学修饰将生物活性配体 (如小分子、多肽和蛋白等) 直接修饰在材料表面,可得到具有特定生物学功能的生物活性纳米材料。
此外,细胞在具有不同纳米形貌或不同粗糙程度的表面上会表现出截然不同的行为。例如,未分化的胚胎干细胞 (Embryonic stem cells, ESCs) 优先粘附在光滑的表面上而并非粗糙的表面。同时,光滑的表面还可维持 ESCs 的自我更新能力,而粗糙的表面可诱导 ESCs 分化。这些研究揭示了纳米形貌在影响细胞行为方面的重要性。
图1 生物活性影响因素的总结
02
生物活性纳米材料及其生物应用
随着材料科学的飞速发展,无机纳米材料、碳纳米材料、高分子纳米材料和超分子纳米材料等各类生物活性材料相继被研发出来并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图2-图4)。
(1) 无机纳米材料,如纳米生物活性玻璃,因其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而成为最有前景的骨移植替代物;碳酸钙类纳米材料用来调控肿瘤免疫微环境;金属基纳米材料可用于产生或清除活性氧和催化氧化特定物质等。
(2) 碳纳米材料,如碳纳米棒和纳米管,可用于促进细胞增殖和分化;氧化石墨烯可调控细胞自噬等生物学行为。
(3) 分子印迹聚合物纳米颗粒可选择性识别目的多肽或蛋白质;将特定生物活性的配体修饰到聚合物纳米颗粒表面,可实现对多种蛋白和细胞的靶向识别,进而用于调控机体的抗肿瘤免疫效应或因蛋白质错误折叠引发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等。
(4) 特定序列的多肽可在体内原位自组装构建超分子生物活性纳米颗粒,从而用于止血、抗菌和抗肿瘤等研究;环糊精和杯芳烃等大环两亲性分子是构建活性纳米材料的新型单体,已用来调控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在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
图2 无机-聚合物纳米材料调控肿瘤微环境并抑制肿瘤生长
图3 聚合物纳米材料调控淀粉样蛋白聚集用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
图4 超分子纳米材料有效捕获细菌
总结与展望
生物活性纳米材料的生物活性主要受材料自身的物理结构、表面性质和纳米形貌等因素影响,许多生物活性纳米材料已被开发出来用于疾病治疗和组织再生。例如无机纳米材料和碳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在组织再生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聚合物纳米材料可调节蛋白-蛋白、蛋白-细胞和细胞-细胞相互作用,用于分子识别及药物靶向递送。非共价键的动态性和自适应行为使得超分子纳米材料可以方便地离解和重构,这为可变形纳米药物和特定分子识别技术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然而,生物活性纳米材料的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需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
(1) 化学机理的探究。对材料化学机理的研究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材料和生物学功能的构效关系,从而为设计和开发生物活性纳米材料提供原则性指导。
(2) 拓宽纳米材料的范围。未来的研究重点应放在研究新型生物材料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上。例如,3D 打印技术制备的纳米材料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医用纳米材料,探究其相关的生物活性将是一个有前景的研究方向。
(3) 提升材料治疗效果。由于生物系统的复杂性,生物活性纳米材料的治疗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我们在后续的工作中应该着重考虑并解决材料的组织靶向、生物分布、生物降解和免疫原性等问题。
(4) 临床转化性研究。生物活性纳米材料的急性和慢性毒性评估、大规模制备、批次重复性、灭菌和储存等都是临床转化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应重点予以关注。
走进前沿新材料:生物医用材料
在生物材料的发展史上,一些材料被冠以“惰性材料”的名号,意指它们在生物体内或与生物体接触时表现出低反应性和生物相容性,如金属、惰性陶瓷等。虽然这些材料在生物体内不会引起明显的免疫反应、毒性或其他不良反应,但植入后与细胞或组织的相互作用相对较弱,细胞可能无法有效粘附和分化,这可能导致植入物或组织工程构建物的功能受损;另一方面,细胞通过与材料表面的相互作用来感知和响应外部环境,较弱的相互作用,可能无法触发适当的免疫响应,从而导致材料被身体排斥或引发慢性炎症反应。为此,研究人员致力于开发能够促进生物材料与细胞或组织相互作用的方法,因而逐渐衍生出了生物活性材料。
“活性”意指材料对细胞或生物体表现出积极的影响力,如促进细胞生长、抗菌活性或骨组织再生能力,但也可以是消极的,如抑制肿瘤生长或减少炎症反应等。此外,“活性”一词强调了生物活性材料与生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这些材料通常是在其结构中引入特定的化学组分或功能基团引发特定的生物效应进而实现增强的活性。因此,通过调整材料的特定参数,如化学组成、物理结构和表面特性可间接调控材料的活性并实现所需的生物效应。
结合已发展方法和近年发表文献,“活性”增强可以通过表面修饰、涂层、纳米颗粒、复合功能化等方法实现,为此,本期EFL将从四种策略出发,结合实际案例和相关技术列举了典型的生物活性增强方法。
表面功能修饰
Tips
与案例2类似,大家熟知的RGD早已被广泛用于表面修饰。EFL现已推出丙烯酰化RGD肽(EFL-Pep-RGDfKAC),同时对RGD肽修饰生物材料进行了应用集锦整理,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进一步点击了解~
生物活性涂层
Tips
EFL曾推出仿生矿化主题推文《想要更“强壮”的水凝胶?生物矿化来帮忙》,有需求的同学可以按需阅读~
生物活性粒子/微球
Tips
对于生物活性微球,目前有很多研究和复合方法,同时EFL也推出了系列相关主题总结:
(1)水凝胶微球应用集锦:水凝胶微球抗菌、抗炎、促伤口愈合(一)
多功能复合材料
总结
实际上,各种策略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成分。例如,纳米粒子或聚合物可以实现载药和特殊功能,涂层也可以实现类似的功能;同样,刚性链可以增强体系整体性能,而纳米粒子或涂层也可以用来实现这一目标;此外,通过改变微纳米结构化材料表面,还可以提高其生物活性,而涂层也可以发挥这样的作用。因此,这些策略并不是相互独立的,但它们的侧重点仍然是不同的。
微纳米结构、功能涂层、无机纳米粒子、微球、功能复合物,每一个单独放出来都有着不一样的功能,但是如何通过更好的结合方式让他们实现“1+1>2”的功效就需要不同的策略去进行灵活的调整,如改性路线和方式、附加功能材料的选择及其应用形式选择(粉末or微球or高分子),这样才能更有效的调控材料与生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